Ⅰ 香港製造香港製造香港製造香港製造
是陳果導演的,他的成名作!
又名: Made In Hong Kong
導演: 陳果
主演: 李燦森 / 嚴栩慈 / 李棟泉
上映年度: 1997
製片國家/地區: 香港
語言: 中文 / 粵語
imdb鏈接: tt0123328
九七年,《香港製造》這匹黑馬讓整個香港電影界為之震驚,以極低的成本贏得了巨大的聲譽。她也的確是一匹黑馬——情節不夠離奇,布景不夠華麗,演員更不夠俊美。記得第一次看後,同去的幾個人都說此片「平淡乏味」、「不知所雲」。其實開始我也看得不大起勁,認為導演只是憑時下流行的「平民文化」勝出。直到曲終人散,一個人細細咀嚼,尤其是第二次看過,才漸漸體會出這青春輓歌的慘烈與力度。
迅雷下載地址:http://221.5.250.210/dload1.html?cid=
Ⅱ 獨立電影的天才,商業電影的菜鳥
獨立電影的天才,陳果的不凡之路
1959年4月15日,香港的繁星下誕生了陳果,這位來自廣東的導演,憑借對底層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親歷,將他的藝術觸角深深紮根在草根世界。他的電影生涯,就像一部濃縮的社會畫卷,記錄著小人物的酸甜苦辣,以獨特的視角展現出大千世界的細微之處。
小人物的大視角
陳果的電影語言富有散文般的敘事,他選擇從小人物的日常中揭示生活的厚重。如《細路祥》中阿芬的巷尾刷碗,《去年煙花特別多》里華籍英兵家賢的失業困境,以及《三夫》中智障小妹的復雜人生,都展現了他的細膩觀察和深情描繪。他的作品在熱鬧的香港電影市場中顯得獨樹一幟,盡管題材沉重,但他憑借對困境中的幽默和節奏把握,讓觀眾在哀愁中找到共鳴,使作品具有極高的觀賞性。
使命感與堅持
在商業化浪潮中,陳果堅守自我,拒絕流俗。1993年執導的《大鬧廣昌隆》反響平平,但他並未因此妥協。97年,他憑借《香港製造》一鳴驚人,以50萬港幣和廢膠片的低成本,收獲了多項大獎,這部電影被譽為華語電影的里程碑,展現了他對個體命運的深切關懷。
實驗性與商業的邊界
陳果的電影風格多變,從《妓女三部曲》的寫實到超現實,再到綜合手法的《三夫》,他不斷挑戰自我,嘗試不同的創作手法。盡管商業片的挑戰在於結構完整和情節緊湊,但陳果堅持用個人視角講述故事,即使商業片的嘗試有時不盡如人意,他仍以實驗性為動力,保持對電影藝術的熱愛和追求。
靈感的火花與即興創作
陳果的創作方式與眾不同,他更傾向於即興拍攝,認為電影的靈感稍縱即逝。他不像王家衛那樣追求極致完美,而是把握住創作的沖動,盡快將故事呈現。這種隨性而為的態度,也體現在他的另一面——許鞍華導演,她們同樣注重即時捕捉,而非等待時機成熟。
悲劇中的抗爭與尊嚴
陳果的電影往往沉浸在悲劇之中,他深入探討命運、尊嚴與悲劇的美。如《香港製造》中屠中秋的絕望抗爭,象徵著弱者對命運的不屈。悲劇中的崇高,正是在抗爭與犧牲中實現個體的尊嚴,這使得他的作品,即使面臨失敗,也充滿了力量和價值。
陳果,這位獨立電影的探索者,用他的作品講述著小人物的故事,挑戰著商業電影的框架,他的電影旅程,就像一部鮮活的社會寫照,揭示著生活的真相與人性的復雜。他的電影,即使在悲劇中,也閃耀著獨特的光輝,讓觀眾在每一次觀影中都能找到共鳴與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