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小时候村里放着露天电影,还记得当时放的是什么电影吗
小时候村里放着露天电影,还记得当时放的是什么电影吗?
八个样板戏,地雷战,地道战,平原游击队,狼牙山五壮士,红日,小兵张嘎,打击侵略者,英雄儿女,渡江侦查记,艳阳天,金光大道,决裂,鸡毛信,上甘岭,喜盈门,侦查兵,卖花姑娘,看不见的战线,摘萍的时候,苦菜花,三进三城,大河奔流。太多了,差不多都看个三五遍。
我记得的电影有:《平原游击队》《平原枪声》《地道战》《地雷战》《麻雀战》《鸡毛信》《铁道游击队》《渡江侦察记》《红日》《南京路上好八连》《白毛女》《红色娘子军》《突破乌江》《战上海》《闪闪的红星》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《江姐》《金环和银环的故事》《红旗谱》《山间玲响马帮来》《五朵金花》《小兵张嘎》等数不胜数。
我小时候村里放着露天电影,我们一般在生产队稻床上,集镇在"东方红″后面花园,再就是当时的侏儒高中看露天电影。我还清楚的记得电影的名字:《洪湖赤卫队》,《红灯记》,《南征北战》,《小花》,《地雷战》,《地道战》,《卖花姑娘》,《白毛女》,《沙家浜》,《甜密的事业》,《龙江颂》等等。
九二年武警部队服役,曾兼任电影放映工作。当时的电影用的还是35厘米拷贝,一场电影有胶卷拷贝十二盒,正常的用二台放映机,放影员先要到汽车站接片,再倒片检查拷贝,练得最多的是拷贝上机,二十秒内将拷贝装好,还要安全准确,一个拷贝上万元,划伤拉断就是大事故。
部队走片都是新上影片为多,很受指战员和观影群众欢迎。特别是在新兵营放电影。新兵训练是十分辛苦的,早六时至晚十时,十多个小时的训练强度,能坐下来看两场三小时电影,这种幸福是常人难以体会的。所以放映队是新兵的福音。
我们驻地是少数民族地区,到村寨放电影也是一项重要任务。我印象最深的是到五指山里一黎族寨子放电影《三毛从军记》,村里当时不通电,放电影靠自带发电机,附近的村寨所有人都闻讯而来,几百人一坐得谷场密密麻麻。放映中途下起了小雨,村民为电影机打伞盖雨衣,就是不愿停映。
直至现在,我看电影还保留了一个习惯,隔十多分钟荧幕左上方出现换片的小信号,就会不自觉地对自己说,准备换片。
万水千山,渡江zhen耕耘播雨,李双双,红旗谱,暴风骤雨,早春二月,林家铺子,祝福,枯木逢春,五十一号兵战,密秘图纸,南海潮,七天七夜,钢铁战士,苦菜花,,柯山红日,红日,林海雪源,野火春风斗古城,青春之歌,鄂尔多斯风暴,五朵金花,阿诗玛,画中人,槐树庄,夺印,霓虹灯下的哨兵,千万不要忘记,家庭问题,小兵张嘎,三进山城,抓壮丁,万家灯火,沙漠追匪记,龙须沟,我们村里的年轻人,
有讽刺人性的句子可以分享吗?
1,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,我只觉得他们吵闹。
------鲁迅
2,我年轻时以为金钱至上,而今年事已迈,发现果真如此。
-----王尔德
3,乞丐不会妒忌百万富翁,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。
----罗素
4,勇者愤怒,抽刃向更强者;怯者愤怒,抽刃向更弱者。
---鲁迅
5,面具戴太久,就会长到脸上,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。
------鲁迅
6,卑怯的人,即使有万丈的怒火,除弱草以外,又能烧掉什么呢?
----鲁迅
7,小的时候,不把他当人,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。
-----鲁迅
8,人是不能太闲的,闲久了,努力一下就以为自己是在拼命。
----佚名
9,永远不要和不同层次的人论短长,那是一种内耗。
-----佚名
10,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,一是太阳,二是人心。
---东野圭吾
11,你怎么爱你自己,就是在教别人怎么爱你。
----露比.考尔
12,不如意事常八九,可与语人无二三。
-----宋方岳
13,世间许多人需要的其实不是实用的忠告,恰恰是充满善意的附和。
-----村上春树
14,人最大的毛病是,爱以自己的喜好度量其他事物。
---刘亮程《一个人的村庄》
15,人有一种天生的、难以遏制的欲望,那就是在理解之前就评判。
---米兰昆德拉
这句话在刘翔身上提现的淋漓尽致,当初多少人不问缘由就辱骂他批判他。
16,天地四方为江湖,世人聪明反糊涂。名利场上风浪起,赢到头来却是输。
-----金庸《侠客行》
17,世上的人大半不会用自己的脑袋思考,而且越是不思考的人,越不愿意倾听别人说话。
一方水土一世情深,岁月老去你能讲讲从前你生活的老城镇的故事吗?
一方水土一世情深,岁月老去你能讲讲从前你生活的老城镇的故事吗?
讲生活过老城镇的故事,也就是故乡的故事,我想起当年居住在老城镇消防的故事。
我居住的老城镇,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之前,消防设备非常简陋,但是,人们的消防意识却非常强,先说一下消防设备。
当时县城有一个消防队,人员有十五人左右,消防设备有两台手推式灭火车,当然还有一些像梯子、水桶、铁锹、二齿子等破坏工具。
另外,在县城的较为中心位置,矗立着一座大约十五米高的木制瞭望塔,塔的顶端上方,挂有一个大铁钟,旁边还有一台手摇式警报器。
每当值班人员发现城里哪个方位发生火情,先用手摇报警器发出信号,然后,根据发生火警的方位敲钟,钟声是按照方位确定的点数。具体是,东三、西四、南五、北六。如果人们听到大铁钟每四下一组的敲响,那么,就能判断出县城的西边失火了。这时,城内的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义务消防队,就会马上组织人员,带着水桶,铁锹和梯子等灭火工具,迅速地赶往失火地点,协助消防队开展灭火工作。
当时人们的消防意识非常强,一旦发生火情,不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消防组织纷纷赶到失火现场,就连街道的闲散人员及失火现场附近的成年人,也都拿着水桶,或者提着水赶往事发地,帮助救火。
当然,像我们这些七八岁的小孩子们,跑着赶到火场,主要是看热闹。那时,孩子们最爱看的是,消防队手压喷水车。只见四个消防队员,每两个人一组,用手握住水车的杠杆,用力地往下压,这时,只见水迅速地从帆布水管冲了出来,向着烈火喷去。
还有一些救火人员,有的冲进屋里帮助往出抢东西,有的往水车里加水,还有的上房将把杉房草扒下来,以防止火势蔓延。